2017年,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新型城镇化工作稳步推进,并呈现出一些亮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柱性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显著提高,北部湾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多层面的城镇化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等。预计201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1.23%,分别比2013年增长4.29和8.93个百分点,两者“剪刀差”缩小了4.64个百分点。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
1.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户口迁移政策加快调整完善, 放开高校毕业生、长期居住在城镇人员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简化高校毕业生落户手续,为各类人员落户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确保应落尽落。2012-2017年累计完成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近530万人,完成88%的规划目标。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区累计制发居住证283.6万张,出具《居住证明》26万份。
2.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2017年秋季学期,全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小学入学人数达52万,入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比例连续6年超过80%。
3.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从2016年的人均45元提高到50元,服务项目从12大类提升到14大类。截止11月底,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87.2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62.9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73.86万人。
4.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11月底,全区农民工创业贷款总量累计达16.31亿元,帮助3.6万人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难题。38家农民工创业园累计已有入驻企业668家,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2万人。
5.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全区公共租赁住房累计开工48.28万套,正在入住38.38万套,正在入住率为79.84%,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大中专毕生和青年教师、青年医生等新市民解决了阶段性居住困难。
——城镇化布局和形态进一步优化。
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桂中城镇群、桂贺旅游城镇带、西江干流城镇带等“四群四带”建设有序推进。北部湾经济区通信同城化、旅游同城化、社保同城化、口岸通关一体化、户籍同城化成效显著。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培育有序开展,柳州、来宾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柳州模式”和“ 来宾样板”城镇化发展经验;2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和101个百镇示范工程项目持续推进,累计已有14个镇列入国家级特色小镇;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启动创建。
——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区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16座,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394.6万吨;已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137座;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场共82座;14个市已实现市政天然气管道供气。新型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廊体36.32公里;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贺州、来宾及崇左市已基本完成建成区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持续推进,宜居乡村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农村产业不断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全区绝大部分行政村已规范建设服务窗口并提供就业社保服务;农村公路隐患整治1300公里,饮水安全新增农村受益人口达100万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
——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随着“人地挂钩”、“人钱挂钩”等关键性政策的出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不断创新,城镇化建设资金渠道逐步拓宽。城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规范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乡镇“四所合一”运转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