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发布

回放丨广西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

2023-10-25 18:43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广西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陈海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陈娟、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国友、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陈佳克、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乐永红,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广西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10: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中心


出席人员:


陈海涛 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罗陈娟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孙国友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


陈佳克 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


乐永红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主持人:


韦  翔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10:00


韦翔: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广西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阶段性成效,今天我们邀请到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陈海涛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陈娟女士,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国友先生,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陈佳克先生和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乐永红先生。

首先请陈海涛先生作介绍。


10:01


陈海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关注和支持。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嘱托,锚定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连续十六年将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以下简称为民办实事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增进人民福祉。自治区层面由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联合总牵头,自治区教育厅、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区直有关单位协同推进,以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抓手,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扎实做好保民生增民利各项工作。

下面,我就广西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自2008年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以来,经过十六年的不懈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区民生事业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打造了一张亮眼的民生服务名片。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2022年十大类惠民工程31个子项目全部兑现的良好基础上,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署,2023年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增就业惠民和交通惠民工程,同步优化调整其他惠民工程,确定了社保惠民、就业惠民、健康惠民、科教惠民、安居惠民、农补惠民、生态惠民、文体惠民、巩固脱贫惠民、交通惠民十大类工程,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项目的支持力度。2023年计划筹措资金762.09亿元,比2022年计划筹措资金增加24.76亿元,增幅3.4%,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筹措下达为民办实事工程资金810.79亿元,资金筹措下达进度达到106.39%,2023年为民办实事工程十大类34个子项目稳步推进,各项目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充分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

一是社会保障服务全面提升。筹措资金520.78亿元,深入推进社保惠民、就业惠民和健康惠民工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开展为60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发放基础养老金,为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发放生活救助金,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及时足额发放2023年度公益性岗位补贴及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资金,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就业,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

二是科教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筹措资金112.1亿元,大力实施科教惠民和文体惠民工程,科教文体服务保障有效强化。实施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多种类教育发展提升项目,支持各层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协同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等项目,让每一个入学学生沐浴在教育公平的阳光下。选派乡村科技特派员4010名,深入村(社区)、基地(点)开展实地科技服务、科技培训,让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实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全民健身工程、体育公园建设等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

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筹措资金16.14亿元,积极落实生态惠民工程,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7048万亩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加大补助力度,有效保护公益林,发挥公益林生态功能。支持马山县、南宁市青秀区、浦北县、钦州市钦南区、平南县、玉林市玉州区、田东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南宁市、柳州市、北海市、来宾市、崇左市建设秸秆禁烧监控设施,支持隆安县武鸣河沿岸村屯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和博白县龙潭镇白沙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截污工程,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四是农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筹措资金120.81亿元,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惠民和农补惠民工程,筑牢“三农”基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屯级道路(含产业道路)、小型桥梁、人饮工程、小型水利、种植、养殖以及其他产业项目8642个,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项目19个,维修养护2080个,覆盖服务人口879.3万人。开工建设67个水土保持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6平方公里,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1.63亿元,使用农机具购置补贴4.96亿元,受益农户分别为824.46万户、6.06万户,推动农民增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五是不断提升居住出行体验。筹措资金40.96亿元,切实推进安居惠民和交通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住房、出行方面需求。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446套,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2562套,公租房268套,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7.15万套,“住有所居”稳步推进。对15.1万公里普通公路进行日常养护,完成普通国省道路面修复里程29.51公里,实施普通公路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2219.8公里,更好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盯2023年为民办实事工程各项目标任务,会同自治区相关部门继续以攻坚克难勇担当、争先突破善作为的状态,推动为民办实事工程高质量实施、落地见效。

下面,我们愿意就广西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阶段性成效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10:12


广西新闻网记者:对全民健身,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我们有哪些支持措施?



罗陈娟: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我区体育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广西、体育强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会同体育部门持续扩大全民健身服务设施供给。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策统筹引导作用,积极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并配套出台《广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广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全民健身设施项目建设,2023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84亿元,支持10个设区市共计33个全民健身设施项目建设;统筹安排自治区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660万元,支持14个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我区全民健身设施条件,方便了群众日常健身休闲。

三是加快补齐短板。加强全民健身设施项目管理,强化项目协调调度,着力保障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条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营存在的问题,把全民健身设施这一民心工程建设好、利用好。

四是扎实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广西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完善场地设施,积极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推进体育公园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南宁市狮山公园体育公园、柳州市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等18个体育公园,逐步构建形成全区体育公园体系,有效拓展城市运动休闲空间,打造社区城镇“15分钟健身圈”。

下一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补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重点,会同自治区体育部门,指导各地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其他资金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区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回答完毕,谢谢。


10:16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自治区财政厅作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总牵头部门之一,如何支持保障2023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资金筹措到位,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陈海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治区财政厅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民生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区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八成左右。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十六年来,自治区财政厅千方百计筹措落实资金投入,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调整支出结构、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等多方渠道,保障资金规模逐年增长,倾力支持一桩桩、一件件人民群众期盼的好事实事。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倾力保障民生。自治区财政厅积极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策部署,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筹措落实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资金。2023年计划筹措资金762.09亿元,比2022年计划筹措资金增加24.76亿元,增幅3.4%。2022年底已提前下达2023年为民办实事工程资金749.95亿元,达到年度筹资计划的98.4%,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筹措下达为民办实事工程资金810.79亿元,资金筹措下达进度达到106.39%,为高效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加快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聚焦民之所盼,科学规划项目。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牵头谋划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时,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稳妥的原则,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优先用在民生急需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3年进一步聚焦民生期盼,落实落细就业优先保障政策,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就业惠民和交通惠民工程,同步优化调整其他惠民项目,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三是聚力协同推进,加强跟踪问效。自治区财政厅作为总牵头部门之一,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及其他区直主管部门、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共同构建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自治区财政厅牵头起草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分工方案,将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主管部门,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一个季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每季度会商各主管部门跟踪掌握资金实际支出进度和项目实施进度,剖析困难问题,明确解决措施,同时向自治区政府督查室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充分发挥督查考评“指挥棒”作用,压实各级各部门实施主体责任,推动项目提速提质提效。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抓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系统等加强对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的追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10:21


当代广西记者:教育历来是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话题,那么这里我想问:今年教育为民办实事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孙国友: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多年以来,自治区教育厅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工作。今年我们重点聚焦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加强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学生资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等6个方面,共筹措资金107.15亿元,持续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弱项。

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方面,我们大力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1107个,新建幼儿园29所,计划建设面积64.1万平方米。比如,在为民办实事资金的调动下,南宁市良庆区近年来新建成投入使用公办幼儿园达到13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1.23%,学前普惠率达93.66%,教育民生工程良好形象得到持续提升。

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方面,我们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项目3081个,计划建设校舍面积197万平方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任务完成以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了新的提升。

在加强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大力推进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项目90个,计划建设校舍面积43.7万平方米。持续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动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实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比如,玉林市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强化为民办实事资金倾斜支持,近年来引导调动玉林市县两级新建普通高中2所,规划学位7500个,改扩建普通高中22所,规划新增学位约7489个,该市普通高中学位紧张问题得到大大缓解。

在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我们支持超过13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新校区,夯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础,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形象。

在学生资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方面,我们着眼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学生资助工作,安排学生资助资金41.99亿元,资助学生299万人。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166.6万人。保障衔接过渡期脱贫户学生应助尽助、应补尽补。

回答完毕,谢谢。


10:26


光明日报记者: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请问,近年来我区在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项目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谢谢!



乐永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关注。自治区坚持把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已连续多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项目纳入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程,把民生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牢靠,不断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工作情况:
2023年已筹措并下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99.36亿元,截至9月底,已按规定为788.28万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员给予缴费补助,为113.86万名缴费困难群众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用,为675.98万名60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发放基础养老金,按规定为21.1万名参保人员家属发放丧葬补助金。

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提高城乡参保居民待遇水平。自2023年7月起,将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136元/月•人提高至141元/月•人,并对65周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加发基础养老金5元/月•人,达到146元,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确保参保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是加大困难群体参保帮扶力度。完善政府为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工作政策,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低保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不低于100元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为不属于上述四类群体的城乡低保对象代缴不低于50元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巩固拓展社会保险扶贫成果,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是提升基层就业社保服务质效。自2021年起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村级就业社保服务平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区14个设区市1.4万个行政村全部配备“广西人社村级服务平台自助终端”,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就业求职等多项常用社保就业服务业务。截至9月底,全区通过平台自助终端办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年审417.25万人次,办理就业社保各类业务1212.13万人次。


10:31


国际在线记者:请问2023年以来,广西在加快建设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并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



陈佳克:



非常感谢在座的记者朋友们对民政工作的关注。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新战略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扎实开展“社会救助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民生底线。我们基层民政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推进低保扩围增面,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我们通过完善低保审核认定办法,强化政策创制力度,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坚持每月开展数据比对筛查,动态掌握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情况,并联合有关部门实施救助帮扶。截至9月底,全区实施动态监测的低收入人口为355万人,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补助资金86.7亿元,惠及298.3万人,其中城乡低保对象272.2万人,城乡特困群众对象26.1万人,年内新审核认定低保对象22.3万人。同时我们还持续加大重点人群低保保障力度,目前全区634万脱贫人口中有140.3万人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51.9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有34.9万人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扎实兜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底线。二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增强遇困群众的获得感。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明确支出型临时救助申请对象可向户籍地或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急难型临时救助申请对象可向急难事件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急难救助申请。2023年1至9月,全区获得临时救助的困难群众有6.5万人次,共发放临时救助补助资金1.03亿元。三是创新救助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救助的可及性。今年以来,全区民政系统在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落实“务工收入扣减”“低保救助渐退”“按户施保”与“单人户”相结合“居住地申请低保”等特殊关爱政策的同时,创新开展“党建+社会救助”“慈善+社会救助”“政府购买服务关爱特困人员”等救助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简化优化经办流程,提高便民为民服务效率,致力从多层次多方位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满足困难群众不同层次救助需求。今年以来,全区整户新纳入低保7.2万户21.5万人,新纳入“单人保”对象7869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大胆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依规全部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10:36


韦翔:


感谢几位发布人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财政厅等相关单位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