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访谈实录

深化产教科融合改革赋能支撑高质量发展在线访谈

2023-12-28 09:00     来源: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社会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深化产教科融合改革,赋能支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西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要求,结合部门职能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打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天访谈的对象是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杨志鹏处长,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覃壮才处长,自治区科技厅法规综合处王频处长、高新技术处尹仁湛副处长,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陈耀军处长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周南屏处长,自治区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潘滔副处长。欢迎各位!

主持人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杨志鹏处长介绍发展改革部门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杨志鹏: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是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聚焦深化产教融合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推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两个主体”并行发展,通过组织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即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建设一批标杆城市、建设一批试点企业,加快促进我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全面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设计。结合广西现有产业优势、产业发展趋势及教育资源匹配度,牵头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导南宁、柳州、桂林等地市配套出台本市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对纳入自治区产教融合认证目录的企业,享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组建广西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专家组,依托南宁师范大学成立广西产教融合研究院,对自治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企业的试点成效进行监测评估。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广西产教融合调研报告》《广西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遴选标准体系》等系列成果,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三是全力争取资金。积极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汇报对接,全力争取资金支持我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十四五”以来,已累计争取和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11亿元,支持贺州学院5G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柳州市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

四是推动先行现试。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从2019年开始,启动产教融合城市和企业试点建设。目前,柳州入选国家首批21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组织评选南宁、桂林、北海、玉林、百色为自治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分四批次遴选产生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共185家,入库培育的试点企业实现我区14个地级市全覆盖,实现与广西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对接。

五是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多次推动召开产教融合研讨会、政策宣讲报告和经验交流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产教融合政策。2023年6月,柳州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50个典型案例,并在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作典型经验发言。

主持人请问我区“健全产教融合政策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何举措?请自治区教育厅覃壮才处长回答。

覃壮才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重要内容,建成了少数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两次与广西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广西成功举办7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广西获教育部认定为“2022年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区、市)”(全国共5个)。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措施:

一是做好统筹谋划近年来,陆续出台《广西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广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建设指导意见》《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建设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对接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新需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助力现代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二是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工业园区集聚。当前,广西建设一批千亿级园区,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新材料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迫切需要职业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共同推动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自治区教育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工业园区,通过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应用技术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形成园区内学生工学交替、教师校企互聘、生产教学设备共享的良性互动新机制

三是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与重点行业融合以广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为逻辑起点,累计投入37.5亿元建成575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其中400个建在中职学校、175个建在高职学校,建成高水平高职专业群30个、中职品牌专业50个,形成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同时,积极发挥职业教育行指委和职业教育集团等行业组织的信息服务,打造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紧密结合的命运共同体

四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供需精准对接。通过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主动引入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围绕校企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七个共同”要求,发挥国有企业、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把行业企业的典型案例、典型岗位标准、典型工作过程、典型技术标准引入教学,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融入教学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主持人:自治区科技厅王频处长介绍区在深化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科技、教育、人才融合发展,坚持扩量提质并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12月底,我区在全国率先成立自治区党委深改委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技厅。

一是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集成攻关平台建设。我区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桥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不同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区内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集力引智开展联合攻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打破科研人才孤立培育的限制,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格局。截至202311月底,全区已建成15家自治区级创新联合体。全面实施科技尖锋行动,一体化部署项目、资金、平台、人才,已在七大尖锋领域组织实施重大项目170项、总资助经费12.9亿元。

二是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平台有机融通。加快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三级实验室体系。2023年,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新设立河池高新区、临桂高新区,实现高新区14个设区市全覆盖。

三是推进区域交流合作,打造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持续加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高质量办好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参与实施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专项行动。启动实施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专项,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合作基地。举办2023年桂粤科技人才对接交流会,搭建项目技术和人才对接交流平台。成功举办2023年广西科技两周一展活动,举办广西十佳科普大赛等七大配套系列活动。

主持人:我区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请自治区科技厅尹仁湛副处长回答。

尹仁湛:自治区科技厅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多措并举促进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截至202310月,组织开展10批次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工作,通过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725家;联动区市县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434家。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目前瞪羚企业保有量169家。截至2022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3822家。

二是在广西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2023年,立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项目145项,资助金额1.03亿元。

三是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搭建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营造全区创新创业氛围。2023大赛共吸引全区1167家企业报名参赛,最终确认参赛企业数达961家。

四是开展广西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工作,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技术装备,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2023年以来,认定广西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6台(套),奖励金额981万元

主持人自治区财政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做法?自治区财政厅陈耀军处长回答。

陈耀军自治区财政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着力从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支持发挥“财金联动”作用2023年,自治区财政加大资金筹措,统筹资金2.5亿元,通过桂惠贷科创贷、创新驱动融资担保基金和创新驱动投资引导基金等形式,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着力解放企业创新活力。二是实施企业研发奖补政策,分档次对实施科研活动并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给予财政奖补,聚焦企业研发经费增量,激励和撬动社会层面加大研发经费投入。2023年,自治区财政统筹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03亿元,支持落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财政奖补,惠及企业1769家,撬动研发经费投入超45亿元。三是支持企业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用,对企业出资通过购买、委托或合作开发获得科技成果并转化应用形成经济效益的,择优给予奖励性后补助。四是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在自治区本级科技专项中设立有产教协同科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企业与区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达成长期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相结合,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持人在技工学校产教融合方面开展了些工作?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周南屏处长回答。

周南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指导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全区43所技工院校累计与1100余家区内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做到两个100%,即学校专业100%开展校企合作,各专业学生100%接受校企合作培养。近三年,技工院校共培养技能型毕业生11.37万人、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28.83万人次,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主要做法有: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发挥政策指导带动作用。1)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开展“技能广西行动”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导技工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着力完善“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构建企业技工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格局。2)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指导技工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平台建设,注重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广度。1)搭建多形式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举办校企合作项目推洽活动,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搭建校企对接平台,组织开展用工洽谈、专场招聘,深化企业和技工院校共育技能人才的模式。2)组建教育联盟推进校企资源集成共享。指导组建贵港市新兴产业与技工教育联盟、全国机械行业商用车产教联盟广西分会、广西数字产业职教集团等3个以技工院校为主要牵头单位的教育联盟组织,促进校企资源的集成和共享。3)政校企合作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建立“政府搭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赢发展”培训模式,促进技工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培训,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2023年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开展企业职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49万人次。三是强化育用对接,注重围绕产业培养技能人才。1)对接产业设置专业课程。指导技工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设置。2)主动开拓引企入校,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如广西交通技师学院与企业合作开设“口腔义齿制造”专业班,校企共建数字化义齿造实训基地,为广西健康产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3)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如广西玉林技师学院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吉利”订单班,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五菱汽车”订单班,开展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对口企业就业,为企业和地方产业培养大量生产一线技术工人。

主持人区直企业在构建校企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的举措有哪些?请自治区国资委潘滔副处长回答。

潘滔:自治区国资委坚持推动监管企业依托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校企双向互聘、项目合作开发、关键技术交流、合力培养人才等方式,广泛与区内外院校开展产学研等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构建“双向互动”校企合作机制,打通实现校企人员互相进入的渠道。如玉柴集团秉持“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以合作共建的学院或基地为依托,近3年实现校企人员授课、实践、交流达300人次,形成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进校再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国宏集团与广西师范大学达成就业育人共建单位,下属企业智鸿环保集团副总经理邹清川受聘为广西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同时通过柔性人才引进,聘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科薪博士参与公司环保领域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柳钢集团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为首席技术专家,联合院士团队加强产品技术研发,推进高层次人才在校任教,武汉科技大学聘请谢庆生、贺应欢、董君祥等7位同志为兼职教授,柳钢职工张海峰、周磊等分别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学校的校外导师,校企教学通道畅通。现代物流集团加大对广西物资学校、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干部人才的选派力度,通过交流、挂职等方式,累计选派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职教经验的50多人到直属两所学校任(挂)职,把企业生产经营经验输送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技能培养等领域。

主持人区直企业在产业融合、平台建设等深化产教科融合发展工作有哪些亮点?请自治区国资委潘滔副处长回答。

潘滔:自治区国资委推动企业充分利用资金、设备优势联合各大高校丰富教学经验、专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拓展校企合作新渠道、新模式,在实践教学、成果转化、校企资源共享及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致力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打造技术骨干队伍,推动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企业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研所智库建设和保障科研环境。在推动产业融合工作中,主要落地共同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平台,共同开展行业瓶颈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等具体内容。如广投集团推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合作,成立页岩气专家技术委员会,与重庆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探索建立海上风电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3个,共同开展科技项目攻关超40项。广旅集团与桂林旅游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数据算法、智慧景区等领域联合申报科创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北投集团与高校建立校企智库合作125项、产学研基地2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1个、校企共建学徒班1个,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合力。农垦集团依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涉农专业链产教融合工程实训基地,成立广西农垦发展研究院,建成自治区级广西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智能化工程技术中心等市厅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6个。柳工集团与柳职院等多家职业院校共建“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平台,实现境外合作办学,完成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认定4项、入选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课程3门、入选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国际化培训资源包2项,成功实现工程机械国际标准体系在沙特、泰国、印尼和印度等4个海外国家推广应用等。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接受访谈的各位领导,感谢大家的收看和关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