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以新理念引领富川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2021-11-10 16:28     来源:环资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富川瑶族自治县按照特色立县、绿色强县、生态惠民的原则,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走出富川特色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发展道路,荣获“2020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获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自治区级生态县”称号,秀水生态旅游示范区被列为2020年第一批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深坡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园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生态产业兴旺、人与自然和谐、示范作用突出的典范。

一、富川瑶族自治县创建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一是从产权确权、用途管制、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方面开展探索,建立健全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使各类资源管理制度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二是推进森林、土地、水等资源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查漏补缺确权宗地210宗,确权面积达8000多亩。三建立县域各类资源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制度,明确管控要求,提升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四是创新农村综合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机制,促进农业特色化,发展壮大现代特色农业,先后被授予或评为中国特色农业百强示范县、中国脐橙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标准化生产农业示范县、广西特色产业(水果)重点县等荣誉称号,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下文认定富川县神仙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空间得到优化。一是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截至2020年,富川瑶族自治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下降5%,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8.9%,污水集中处理率87.3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7%,优良天数227天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96.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100%;森林覆盖率58.55%,森林蓄积量0.0317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9.0167万公顷,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面积保有量3.4549万公顷。二是“生态乡村”空间建设得到扩大,累计投入2200万元统筹“生态乡村”建设,成功打造6个市级生态乡村示范点,柳家乡下湾村、茅刀源村和古城镇大岭村、城北镇朝阳村、毛家村、朝东镇岔山村、秀水村、石家乡黄竹村等获批生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精品村,完成140个自治区级示范村屯绿化、550个一般村屯绿化。

)生态循环型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全县累计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7个,乡级示范园38个、村级示范点147个。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1.63亿元,增长8.1%,比2017年37.6亿元增长3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862165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23%;水果面积40.3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26.8万亩,产量达49.3万吨,产值19.1亿元,新种植脐橙1.5万亩,2019年“富川脐橙”以49.6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全县种植烤烟2.3856万亩, 增幅25.6%,全年收购烤烟46654.35担,实现烟叶税1346.52万元;全县发展经济作物43.5648万亩;水产畜禽类养殖业健康发展,家禽存栏194.18万羽,肉禽出栏669.27万羽,水产品总产量7500吨;加快推进温氏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建成智慧生态养殖小区2个。二是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培育“春芋夏梨秋薯冬橙”电商农产品供应体系,富川脐橙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广西“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三是积极推进茅刀源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富川“药谷村”,种植中草药6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种植中草药2000多亩,直接带动300多村民就近就业,被自治区中医药局评为“首批广西中药材示范基地”。四是“十三五”期间,富川引进富川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新建麦岭高桥智慧生态养殖小区、石家黄竹村智慧生态养殖小区和富川温氏猪粮天下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2020年末生猪存栏29.2万头,肉猪出栏50.69万头,猪肉自给率达100%。家禽存栏194.18万羽,肉禽出栏669.27万羽。五是全县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投资规模超亿元的大型农业企业2家,各类微型农业企业、农场700多家。通过开展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项目,扶持广西杨氏鲜果有限公司贷款贴息25.9万元,富川永达正种猪场贴息10万元,广西富川华源粮油有限公司贷款贴息8万元。不断推进集分拣包装、仓储冷链、商贸物流、框箱加工为一体的信立(富川)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升级打造县电商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25家。

绿色循环型工业体系初见形成一是延伸华润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华润园区从原有11.16 平方公里扩展至 44.2 平方公里,范围为“一区三园”,“一区”为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三园”为华润循环经济核心园、新湾生态产业园、粤桂湘合作产业园。2020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5.46 亿元,建成标准厂房 5.5 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 15 家,新签合同投资额15.5 亿元。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实现设施共享。大力推动企业进入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发展,构建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区内推广实行直供电模式,建立不同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三是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金子岭风电场、邓家坝风电场、  蚊帐岭风电场、大唐风电场二期、协合新造风电场和长广风电场加快推进,华润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并网投产,实现向东部地区输送扶贫电量 30 亿千瓦时,增加工业产值约 11 亿元,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比例为1:76:20:3。

特色现代服务业获得显著发展一是县域旅游经济综合效益增长明显,旅游标准化品牌硕果累累。2020年,获得“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被评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成功创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银叶级绿色酒店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二星级旅游集散中心1个、旅游廊道1条、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评中国慢生活体验区,西岭生态旅游示范区被评为广西避暑景区、朝东镇岔山村旅游扶贫案例被世界旅游联盟收录,塑造了“橙香富川,瑶韵慢城”旅居目的地新形象。克服疫情影响,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505.18万人次,同比恢复75.25%,旅游总消费56.55亿元 ,同比恢复75.73%。二是县域物流业发展迅速,顺丰圆通产地仓等项目实现开工,信立农产品物流园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收获25家企业的入驻申请,建成富川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单个企业电商件日供应能力从3万件提高到13万件,入驻25家企业,带动新增就业岗位700余个。“三通一达”实现集散集配,“广西好嘢”顺丰产地仓落地建设,可实现24小时送达,物流价格同比下降20%。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全年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共40场次,培训学员4772人次;开展直播销售比武大赛3期,带动农产品销售达1.1亿元,富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富川脐橙被列为第一批“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荣获“第七届A20新农展-最受欢迎新零售地标产品”称号。

低碳发展模式得以显现。一是实现企业节能转型升级。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汽机系统节能优化项目实现竣工,并建立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年度节能专项监察工作。二是农业清洁生产加大。2020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中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面积达75%以上。三是提升绿色低碳空间。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置;2020年,县城规划区内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7.9195万㎡,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县新增建筑面积18.3475万㎡,节约0.3539万吨标准煤;全县城乡客运通达率达到95%;投入366辆新能源汽车,建设专用停车位136个、充电插座229个、充电桩56个,形成3个示范点;2020年,全县公共机构人均能耗降低率为  22.9%。

二、富川瑶族自治县创建示范区建设采取的有效举措

(一)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立县”作为富川十四五时期及今后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在投融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出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措施,新建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优化审批流程,优先规划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在审批核准、资源配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审批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时,优化审批流程,可按容缺机制予以办理。

(二)加强项目建设与资金投入。制定《富川瑶族自治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建立河流治理、生态旅游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园与电商产业园、产品展示中心、电商孵化中心、培训中心、风电场等重点项目库,计划建设4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总投资为255.6244 亿元,目前竣工38个,累计投资216.0637亿元,占总投资的84.5%。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公共预算支出管理,2020年全县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0000万元,占GDP的3%,完善环境金融政策体系,制定各种财政激励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觉、社会支持的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

优化生态空间与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创建西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基金,改善森林生态效益,签订保护饮用水源承诺书,将龟石水库与保护区周边的水源涵养林、村庄后龙山、高速公路两侧3万多亩林木划定为生态公益林,调整缓冲区内桉树等速生林2000多亩,将保护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10多家养殖场全部撤离,成立24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加强监管和补偿的方式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优化绿色生态空间,提升生态功能,保障了贺州市及其贺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二是开展环境风险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强化生态环境恢复和环境保护力度,防治水土流失,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严控畜禽养殖污染,加大养殖场减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设项目,积极推广肥药减施增效、科学高效施用等综合技术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加快实施森林抚育、饮用水源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三以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推进产业发展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的制定和实施,2016年10月,正式启动本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工作,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调查摸清了主要产业类型、数量和规模,系统评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的匹配度。

(四)提升生态循环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农业生态示范作用,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落实扶贫小额信贷、产业发展奖补等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广大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烟-菜”、“烟-稻”轮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水果、烤烟、优质粮、无公害蔬菜、畜牧家禽养殖等生态农业。二是逐步强化中药材产业基础,开展铁皮石斛、淮山薯、藤茶、灵芝、板兰根、绞股兰、金银花等中药种植,积极推进茅刀源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通过土地整合流转,打造富川“药谷村”。三是促进“企业+”模式引领生猪生态养殖升级,引进企业,“公司+农民专业合社+农户”模式带动生态养殖发展,推动中央和自治区扶持生猪生产各项政策落地,推广“铁桶计划”等复养模式。四是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电子产业园,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项目,不断推进集分拣包装、仓储冷链、商贸物流、框箱加工为一体的信立(富川)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升级打造县电商产业园。五是延伸华润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变经济后发为循环先发、变生态优势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思路,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大传统产业整合升级力度,扩大华润园区规模,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推动产业集聚,实现设施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发展,实现建成水、火、  风、光等4种模式发电企业县。七是加快发展特色现代服务业,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建立起规范化的旅游标识系统,搭建起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塑造了“橙香富川,瑶韵慢城”旅居目的地新形象。八是整合现代物流业向规模化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和农产品联合营销,建成岔山、高路旅播村播实训基地,开启“云游富川”主题活动,引导游客成为富川故事的传播者,富川产品的分销商,有效促进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五)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一是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技术改造,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二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科学应对,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三是严格履行环评和节能审批手续,提高行业、企业入驻门槛,防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入境,对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严格控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一律禁止引入。四是提升绿色低碳空间,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办公。

(六)建立生态文化体系模式。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利用“后龙山文化”先天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县”、“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中国天然氧吧”、“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将创建活动作为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富川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物多样性宝库,积极开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全面调查,探索建立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统计监测分析报告。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环保“物联网”示范工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控中心、空气质量超级子站等基础能力建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