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社会发展

回放丨广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新闻发布会

2024-05-22 12:00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5月22日(星期三)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邀请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黎君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罗陈娟,自治区医保局副局长徐广保,柳州市副市长卢柳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执行院长李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执行院长何秋明,介绍广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广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新闻发布会


广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年5月22日10: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黎君君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罗陈娟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徐广保   自治区医保局副局长


卢柳屏   柳州市副市长


李   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执行院长


何秋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执行院长


主持人:


   翔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10:00


韦翔: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的是“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发布主题是“广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黎君君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罗陈娟女士,自治区医保局副局长徐广保先生,柳州市副市长卢柳屏女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执行院长李健先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执行院长何秋明先生。


首先请黎君君先生作介绍。


10:01


黎君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广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总体部署,落实自治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突出优势,提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和横向流动。我们通过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建设,定向输出优质医疗资源,带动提升区域整体水平。


一、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我区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4家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防城港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池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玉林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梧州医院)均已挂牌运营,总体进展较为顺利,取得较好成效。自我区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展以来,累计共引进新技术新项目超过300项,其中国内先进区内领先66项,填补广西技术空白13项。其中开展了广西首例超声-CT融合导航成像下颌面部颅底肿物穿刺活检术,成功救治了4岁越南籍罕见病危重患儿和百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在本地救治原需要转出至北上广等地区的疑难复杂疾病21例等,大幅度减少人民群众跨省、跨区就医,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对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均质化发展,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二、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构建群众就医“大病不出省”的新局面


一是努力建设建成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打造以高水平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形成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快形成区域医疗服务“高地”,达到优质医疗资源迅速扩容并均衡布局,最大限度减少异地就医。二是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亮点优势,聚焦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健全体制、完善人才体系、提高教研水平,努力补齐广西顶级优质医疗资源短板,推动区域医疗中心顶尖的医疗人才、技术、管理平移,提升我区医疗整体服务水平,让我区周边地区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实现“大病不出省”的新局面。


10:09


黎君君:


三、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按照国家有关部署,以基层为重点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开展“千县工程”“组团式”帮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等,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巩固和拓展健康扶贫成果。通过立足于县级医院实际,综合考量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着力加强县级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等,促进医疗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受帮扶的县级医院累计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95个,健康管理(体检)中心33个,新建临床专科34个,受扶县医院全部建设成二级甲等医院,诊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评估结果显示,我区县级医院全部达到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其中上林县、金秀县等17家县医院达到推荐标准,即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灵山县、博白县等5家县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0%,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新局面,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均能在县域内解决,具备了必要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比较完备的转运体系。通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也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推动国家、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领行业发展;全面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高综合能力水平;不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专科建设,增加优质服务供给。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我区医疗服务中心下沉、资源下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10:13


韦翔:


感谢黎君君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10:14


人民网记者:请问柳州市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卢柳屏:


感谢记者提问。柳州市着力推进医疗机构改革工作,在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上取得了部分成效。


一是本市医疗资源布局日趋合理化,优质医疗资源按需下沉。截至目前我市共组建了18个紧密型市县医联体,35个“31”医联体,3个“321”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初步完成了我市医疗机构的布局规划。近三年,支援医院共派出长期驻点医生1868人次,短期驻点医生2784人次,接收下级进修医生1673人次;受援医院开设新科室61个,新技术、新项目522个,完成远程影像、心电和会诊70315例,县级医院出院患者同比增长5.5%,上转患者同比减少19.8%,2023年我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


二是以医疗质量为基础,提升临床专科能力。我市共成立了59个市级、76个县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同质化管理,2023年国家公布了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我市共有3个三级医疗机构取得A+等次,1个三级医疗机构取得A等次,融安县、融水县、柳江区人民医院进入全国前百名。在“2021—2022年度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中5家县人民医院100%达到基本标准,60%达到推荐标准。截至2023年我市共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5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1个,自治区临床重点学科(含培育)38个。


三是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截至2023年底我市开展了158项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共开设新型门诊61个,全市100%的三级、76%的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可进行门诊预约就诊,91.89%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可线上查看检验检查结果,22家医疗机构开设了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加强群众健康管理,我市共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1309个,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82.6万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4%。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10:18


中国商报记者:请问广西主要从哪些方面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什么计划?谢谢。

罗陈娟: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2022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先后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输出医院向项目医院派出院长、科室主任、常驻专家近150名,有效填补了我区在肿瘤、心血管、儿科、妇产科等专科领域能力短板。梧州、防城港、玉林、河池等4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按照“省市共建、网格布局、均衡配置”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全区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均实现挂牌运营、成效明显。


在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自治区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重点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围绕“大病不出省”目标,加强协调调度,狠抓项目建设,推动试点创新,扎实推进我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以项目为载体,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我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2022年以来,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5.04亿元、安排自治区本级基本建设资金3.3亿元,支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等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梧州、防城港、玉林、河池等4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10:21


罗陈娟: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牵头编制和推动出台《广西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政策清单》,加强联动,持续在资金保障、人才引进、岗位薪酬、医保政策、科研保障等多个方面推动政策落地,加速新技术平移,探索医疗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创新和优质资源扩容下沉。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任务,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全力保障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运营,更好发挥项目医院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助力推动项目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化医疗合作。推动项目医院与输出医院的紧密协作,确保人才供给、项目实施、资源配置等充分满足需求。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继续在资金保障、人才引进、医保政策等方面加强政策协调,抓好政策清单落实,紧盯国家政策投向,积极申报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回答完毕,谢谢。


10:23


广西日报记者: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院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李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作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单位,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指导下,积极推动落实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一是持续引进高精尖医疗新技术。我院持续引进输出医院中山一院高精尖医疗技术,截至2024年4月30日,开展院内首例临床新技术93项,其中填补广西空白新技术13项,例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D立体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神经外科3D机器人辅助三叉神经经皮球囊压迫术、心血管内科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等,特别是儿科联合急诊用阿糖苷酶α酶替代疗法成功救治越南籍庞贝病患儿,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技术优势,以实际行动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


二是有序推进粤桂合作与医疗技术协作。我院平移中山一院 “南丁格尔”工作室、各学科名医教授工作室等。截至2024年5月20日,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各疾病防治宣传契机,组织专家团队到基层、社区开展健康义诊活动54场次,联合中山一院专家大型义诊5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群众。与上林、宾阳、防城区、平果市等5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技术协作单位并开展实质工作,通过创新导师制进修模式帮助技术协作单位培训医疗技术骨干7人,派驻服务基层人员37人,累计服务诊疗人数1486人次。


10:24


李健:


三是大力推动巡回医疗服务基层。我院积极承担中山一院2023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协同组织9名专家在上林县人民医院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其间完成3场巡回义诊,惠及群众500人次。开展疑难病例讨论58次;手术示教64次;组织远程MDT7次;开展专业技术培训58场,开展医疗、教学查房251次,累计培训医务人员12581人次。不断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四是有效推进医保服务向医院延伸。我院积极与南宁市医保部门对接,主动将医保服务窗口前移,成为南宁市第一家设立“医保服务站”的公立医院,让参保患者在就诊的同时也能办理22项参保类和待遇类的医保业务,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新华社发布专题报道,将我院医保服务改革作为基层新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典型案例之一。


10:27


中新社记者:请问广西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相关的异地就医、医保支持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徐广保:



自治区医保局一直在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工作,大力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自2023年7月1日起,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包括区域医疗中心在内的自治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相关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不降低报销比例,其中,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按所在设区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政策报销。政策实施以来,自治区内异地就医结算1054.34万人次,政策范围内医疗总费用95.82亿元,医保基金支出69.76亿元,同比2022年分别增长16.96%、24.56%、31.92%。


二是简政放权提效率。将医保支付改革等5项医保管理事项下放区域医疗中心所在统筹区属地管理。简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纳入医保定点手续,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直接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不受3个月运营等待期限制。


三是制定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支持政策。组织力量集中梳理桂、湘、粤三地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医保支付项目差异情况,按输出地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分类管理。按照国家医保局的备案审核意见,近期我局将印发文件,批复区域医疗中心新增医疗服务项目100多项,可直接对接或修订本地项目执行的500多项;全区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均可开展同类项目服务。同时,将200项自费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高医保目录内800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报销比例,其中包括区域医疗中心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和生育医疗服务项目。


四是合理调整部分医疗项目价格。通过推行按病组打包付费、集采降价等医保改革控制成本后,2024年4月动态调整1001项主要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涉及具体项目4380项,降低了大型仪器设备检查等部分项目价格。


五是优化医保服务。修订完善《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参保职工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后,可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同时,医保部门在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医保服务站,指导开展医保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


10:31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三平移”,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谢谢。

何秋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妇女儿童疑难危重症救治水平,不断降低广西妇女儿童患者跨省就医比例,实现重大疾病不出省的目标。


一是管理平移,确保医院快速发展规范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完成制度修订500余项,其中包含18项核心制度及考评细则的修订,完成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HIS(患者服务平台)、移动护理系统、PACS影像系统在内的新系统上线切换工作,并已全面上线门诊患者移动支付在线缴费业务,计划2024年7月申报电子病历5级评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人才队伍是关键,柳州医院制定了管理团队和骨干到广州中心轮训计划,要快速实现管理同质化。


二是技术平移,确保医疗质量快速提升。2023年中心派驻专家43人常驻(大于1年),113人次短期指导专家,新开设了18个儿科专科/专业组,健全儿科专科亚专科体系,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101项,其中国内先进、区内领先项目57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实行科室“双主任制”,原来的专科主任侧重于科室的管理,广州派驻专家特聘主任,则侧重于医、教、研的提升,并制定了学科发展计划和考核办法以督促本地团队的学习。


三是品牌平移,快速提升柳州医院影响力。广州中心的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科、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在柳州医院挂牌工作,建立名医工作室,将广州中心的品牌落地柳州,快速提升柳州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临床专科垂直管理,将柳州医院专科发展、运营状况直接归口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专科垂直管理,将发展成效直接列入专科主任的目标考核,有力地促进了柳州医院临床专科的发展。


我回答到这里,谢谢。


10:35


光明日报记者:请问广西如何推动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整体提高全区医疗水平?谢谢。

黎君君: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决策部署,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突出优势,提高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和横向流动,培养高素质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带动我区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是启动广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卓越青年医师”定向进修培养计划。充分发挥派驻专家临床技术水平、科研技术能力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缓解我区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过程中人员不足等问题,着力解决我区医疗资源薄弱,患者就医流出多的现象,让我区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优质、方便的医疗服务。


二是构建运营管理制度体系,持续加强运营管理指导。建立运营情况通报制度,委托自治区医管中心,按季度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的业务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通报,同时呈报自治区分管领导。加强调研指导,不定期赴项目医院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共商解决办法,避免带病运行。2024年4月9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在桂林市组织召开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协调解决项目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部署相关工作。


三是建立高效运行的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三个真”(政府部门真支持,即在区域医疗中心政策、资金、项目、改革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输出医院真心干,即真主营担责、先行先试,真正输出品牌、技术、专家队伍等,推动优质资源的下沉和同质化发展;依托医院真配合,有量、有让、有格局,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的总体要求,组建自治区层面政府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面服务保障国家和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立自治区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和协调;项目医院组建运营工作专班,推动输出医院、项目医院、依托医院密切合作。


10:39


韦翔:


感谢6位发布人,答记者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等相关单位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文直播

文字记者:刘晓彤

摄影记者:阳继乐

美编:周桎羽

编辑:吴晓雨

责编:陈丽婕


视频直播

摄像:曾国智 李想  

编导:经荔云

责编:张颖婷


总值班:欧长武、蒋晓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