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经济体制改革

广西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闻发布会

2021-09-24 20:05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9月24日(星期五)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广西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文川,自治区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韦志边,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力,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熊仁元,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二级巡视员杨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志军主持。

广西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1年9月24日10:00


地 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黄文川


自治区科技厅二级巡视员 韦志边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 张力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 熊仁元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战勇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二级巡视员 杨俭


主持人: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志军



10:05


陈志军: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去年8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对我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年多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采取扎实有力举措,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文川先生、自治区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韦志边先生、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力先生、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熊仁元先生、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先生、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二级巡视员杨俭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当前我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黄文川先生作介绍。


10:07


黄文川: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发展改革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2020年8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对我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以及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一年多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和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第一阶段28项重点任务和事项落地见效,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一、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规范性灵活性增强,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计划指标管理、创新产业用地配置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方面进行改革,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化需求的规划指标配置机制。在国土空间布局上,本着“优先盘活存量、精准配置增量、用活用足流量”的原则,构建全周期资源要素配置体系以及“需求—供给—实施监管—评估激励”机制。

二是探索建立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交易和空间弹性管控机制。探索构建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自治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拟预留一定量的建设用地激励指标用于高质量发展奖补,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中因地制宜合理预留规划留白区和弹性用地区,为重大发展战略和不可预见的重大项目实施预留弹性空间。

三是推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改革。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紧扣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一方面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保障范围,另一方面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五网”建设重大项目、“双百双新”等项目,以及单独选址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等由自治区统筹保障用地指标,实行核销制。

四是优化自治区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平台。2020年以来实现自治区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2.96万亩,跨省域交易1.08万亩,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筹措资金107.88亿元。

五是大力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试点。今年7月,我区在南宁、桂林、钦州、贵港、百色等5市推广第二批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强化全程联动监管,倒逼企业提档升级,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六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21年开启新一轮盘活存量土地三年行动,计划盘活6万公顷存量土地,推进建设用地高效供给。至8月底全区盘活存量用地1万公顷,通过“增存挂钩”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642公顷。


10:11


黄文川:


二、劳动力要素较为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畅通落户渠道,畅通人才优化配置渠道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社会性流动渠道进一步畅通。创造流动机会,较好实现稳岗位、保重点、促就业、兜底线的目标。持续聚焦减负、稳岗、扩就业,落实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着力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优化流动环境,较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均等化。今年第二季度,全区38个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1131家,提供就业岗位近6.9万个。主要任务指标较好完成:今年1—8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9.3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6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7.7%、143.8%、227.6%;8月底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低于目标控制数1.89个百分点。二是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进档案数据“共享互联”,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三是加大人才政策引导。落实人才流动政策,人才流动进一步顺畅。四是创新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畅通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畅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落实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劳动力和人才职业提升及专业评价环境进一步优化。五是完善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

三、资本要素方面,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显著

制定了《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若干措施》《加快推动广西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广西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扩大企业信用类债券资金使用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引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0年,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1661亿元,增长54.3%,增速排名全国第2位。2021年1—8月,广西新增3家企业上市挂牌公开募资,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达1041亿元,排名较去年同期上升2位,并实现多个信用类债券创新品种发行“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7月底,我区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为802亿元,同比增长62.05%,我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通道贷131亿元。资本市场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显著。目前我区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深交所广西基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广西基地并投入运营,启动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基地。成功举办的“新三板”改革发展论坛是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之后,全国首个省级地方金融监管局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联合举办的论坛。第18届东博会期间举办以“推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一体化”为主题的第13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达成多项务实合作。


10:15


黄文川:


四、技术要素方面,激发了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更加健全。全面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工作,推动首批7家科技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工作。深入实施《广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股权和分红奖励办法》,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全区53家主要高校院所转化成果797项,同比增长226.6%,转化收入7142万元,同比增长81.7%。2021年1—7月,广西技术输出和吸纳交易合同数合计达到5185项,比去年同期增加1788项,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48亿元。全区各市、各单位推荐登记科技成果2708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7.9%。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更加深入。与5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广西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培训、“桂惠贷—科创贷”赋能科技创新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进一步盘活优势科技资源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上半年共向143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创新券1398万元。截至2021年8月20日,累计投放科创贷103.3亿元,科创贷名单企业获贷率达27.1%。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更加全面,外籍科研人员来桂工作更加便利。

五、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全面提升数据要素质量

推进一云承载、一网通达、一池共享、一机通办、一体安全的“五个一”政务数据治理模式,从数据全生命周期出发进行治理。一云承载初步实现。初步建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1+N+14”架构的壮美广西·政务云。目前,全区非涉密信息系统迁移上云达率99.96%。一网通达互联互通。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向上连接国家,向下连接省、市、县、乡镇、村五级,非涉密业务专网迁移打通率已达99%。一池共享雏形初显。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累计发布4.3万条数据资源目录,43.6亿条库表数据,接口调用次数达到13.8亿次;汇聚415类、6737.7万条电子证照。数据开放方面,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累计发布开放目录5769个、结构化开放数据总量约1.05亿条。数据交易方面,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超过120家部门注册,交易规模4067万元。一机通办已见成效。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汇聚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政务服务事项81万项。“广西政务APP”、“壮掌桂”小程序实现超30.9万个政务服务事项、541个便民服务应用的“掌上办理”。上线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涉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金融业务的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和线上放贷,用信户数8.8万户,用信金额47.3亿元,平均用信金额5.4万元/户。一体安全有序实施。建立了广西数字政府一体安全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基本形成政务数据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联动体系,探索构建了“一个中心、三层防护”全新的一体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同时,出台了《广西实施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以应用为驱动数据要素汇聚,实现政府、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决定、健全制度、问题导向、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用改革创新的举措和市场调节的手段,破除影响我区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让要素活力竞相迸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10:20


陈志军:

谢谢黄文川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属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10:21


广西新闻网记者:数据作为五大要素中的一种,在应用过程中会发挥其价值,请问广西在推进数据要素应用工作中有哪些成效?



杨俭: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工作,尤其是大数据发展事业。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作为主管部门,以数字赋能和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为主线,统筹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发展。


在数据交易市场方面,我区成立了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并设立独立公司进行运营,初步建立了数据API交易、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洞察产品、数据包服务、数据解决方案落地的数据交易平台。截至2021年8月,超过120家部门注册,交易规模达3617万元。

今年我区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工作,为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和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上线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涉农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双方数据、系统和标准的融合以及自治区、市、县、乡镇涉农信息数据共享开放,实现金融业务的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和线上放贷。目前,全区91家县级农合机构营业网点已全面投入使用该系统,全区7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自助申请实现远程办理贷款业务;新增贷款客户在客户经理完成现场信息采集后最快8分钟办结贷款,大幅度缩短办贷时间,相比传统办贷1—15天大幅压缩时间。目前,该系统用信户数20448户,用信金额17.29亿元,平均用信金额8.4万元/户。同时,系统通过数据融合比对,助力风控管理由人为经验判断向基于数据的模型分析转化,自动识别高风险客户,有效减少或避免信贷资金损失,更加快速、便捷地采集、应用、管理、分析涉农信用数据,更好地满足农村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巩固和扩大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成果。


10:25


香港商报记者:广西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措施?



战勇:



一、广西努力将资本市场要素改革与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有效结合,取得可喜成效


一是企业上市(挂牌)基础持续夯实。2021年新增3家企业上市挂牌。目前,广西IPO在审企业3家,辅导备案企业14家,重点拟上市企业21家,后备精选培育企业100家,企业上市后劲越来越充足。二是债券市场取得新突破。去年广西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达1661亿元,同比增长54.3%,增速全国排名第2位。今年1—8月,广西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达1041亿元,在全国排名较去年同期上升2位。三是财政金融联动成效显著。到9月20日,广西今年累计投放“桂惠贷”1806.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30%,直接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36.04亿元。四是存贷款余额加快增长。2020年末,广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1%;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7万亿元,同比增长9.54%。2021年6月末,广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分别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2.2和2.9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6、西部第1。五是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到2021年8月底,我区私募基金管理基金规模为802.84亿元,同比增长62.03%。六是保险业快速发展。2021年1—6月,广西保费收入达492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全国第3、西部第1。险资运用余额由2019年末的530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1209亿元,增长1.3倍。七是金融生态持续改善。2021年6月末,广西银行业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余额比年初减少118亿元;不良贷款率1.33%,低于全国0.53个百分点。地方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同比增长1.74%。高风险法人机构从12家下降到7家,农信社风险化解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广西信用债券违约率为0.26%,为全国最少的6个省(区市)之一。

二、未来工作计划

广西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实施金融要素提优提质计划,强化优质金融要素集聚。一是继续夯实存贷款基础。到2023年底,广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力争达到5.4万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6万亿元;二是企业上市(挂牌)力争新超越。力争到2023年,实现广西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6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翻一番,达到110家。未来五年力争年均IPO企业达到5家以上,辅导备案企业保持在15家以上,重点拟上市企业保持在20家,上市后备企业精选库保持在100家。三是大力推进债券融资和险资入桂。2021年至2023年,广西年均债券融资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年均引入险资1000亿元。四是加大力度推动资本市场要素体系建设和改革。着力建设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等6大证券期货交易所广西基地,强化资本市场要素配置能力。深入推进桂林、梧州、百色直接融资改革创新试点,由点及面使广西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作走出新的气象。


10:31


中新社广西分社:在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上有哪些好的做法?



韦志边:



主要有以下三个新进展。一是科学编制发布《“十四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第一版)》,扎实推进重大产业技术攻关。已受理申报项目3755项,涉及项目总投资83.87亿元,申请科技总经费27.70亿元,上半年下达科技计划资金1.8亿元。启动“揭榜挂帅”工作,面向全区征集到115项揭榜制科技项目需求,论证遴选出37项进入张榜榜单。

二是推动《广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地实施,其中,广西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资助类项目通过实施经费“包干制”,首次制定广西高端外国专家引进经费开支标准,首次支持“网络办公”引才引智新模式,首次设立国(境)外创新人才引进经费资助项目,赋予科研单位更大自主权。截至2021年7月,科技厅已立项资助广西大学等6个依托单位承担的“杰青”项目8个,12项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资助类项目实施经费“包干制”。其中,“肝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及调控”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获得广西青年科技奖。

三是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跨境科技合作项目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拨付实施细则》,印发出台后将有效提升统筹利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促进我区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便利流动,率先实现面向全球跨境拨付科技合作项目经费。


10:34


广西日报记者:我区是如何应对要素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



黄文川:


“米袋子”“菜篮子”商品关系着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是民生商品,也是民心商品。“十三五”期间,我区重要民生商品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价格运行总体平稳。但近年来随着发展阶段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重要民生商品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再加上产供储销链条长、环节多、涉及范围广,“小生产、大市场”特征突出,面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突发事件,价格容易大起大落,近两年的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区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带来冲击,对群众生活造成影响,对如何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建立相应的调节机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我区制定了相应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上为我区应对要素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完善我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通过围绕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作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二是明确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工作重点,包括健全价格监测预测预警体系、价格稳定长效机制、防范价格异常波动调控机制、完善突发应急调控机制、应对物价上涨的民生保障机制、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市场预期管理等制度体系,构建起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的“四梁八柱”,补齐价格调控机制短板。三是建立重要民生商品调控目录清单,明确调控责任分工,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避免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出现。


10:38


当代广西记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家建立完善了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要求未纳入重点保障的项目用地,配置计划指标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盘活存量土地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抓手,是保障项目用地的源头,成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请问在盘活存量土地,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自治区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熊仁元:



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自然资源部门把盘活存量土地作为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完善政策、创新举措、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我们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14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桂政办发〔2020〕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桂政办发〔2020〕22 号)等文件,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制度,通过政策创新加快推进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2.加强工作部署和督导。一是组织召开全区盘活存量土地工作会议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推进会议,从自治区层面研究部署推进盘活存量土地工作,自治区每年下达各市盘活存量土地任务,并按完成15%、40%、75%、100%的进度实施季度管控;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成立工作组到问题多、矛盾集中的市、县进行专项指导;三是严格落实“增存挂钩”要求,减少盘活存量土地不力的市县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

3.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建立盘活存量土地工作推进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健全考核机制,将近五年平均供地率、盘活存量土地、闲置土地处置任务纳入对设区市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三是构建广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效能。

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不断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实施和问责问效,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十三五”时期,共盘活存量土地174.15万亩,比自治区下达任务多67.95万亩,任务完成率达到163.97%;2018—2020年连续3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增存挂钩”任务,其中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比例分别为26.5%、24.78%、20.47%,在全国排名处于上游;闲置土地处置比例为27.4%、48.22%、32.40%,大幅超过15%的任务要求。2020年,通过“增存挂钩”机制获得了13.27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仅盘活了存量土地,而且拓展增量空间,较好地促进了全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10:44


南宁新闻网记者:当前我区针对重点群体,采取了哪些畅通流动渠道“稳就业”“保就业”的措施。如何继续聚力增效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引导劳动力要素顺畅有序流动,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实现及稳定就业。



张力:



当前我区针对重点群体,我区突出“稳岗位、保重点、强服务、兜底线”,落实完善就业政策支持体系。在促进稳岗扩岗方面,实施企业新增岗位社会补贴、带动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等政策;在保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实施重点群体社会保险补贴、求职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就业社保服务体系完全建立,强化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点对点”返岗务工服务保障活动,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残疾人就业帮扶”等系列专项活动,强化就业帮扶政策有效衔接和有组织劳务输出;在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方面,实施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就业券”补贴等政策;在提升就业技能和质量方面,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康养培训计划等专项行动,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就业平台建设方面,农民工创业园为创业就业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融资、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如天等县农民工创业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28家企业入驻农民工创业园,直接带动就业3500人。加快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服务我区重点群体,目前,已在柳州、北海市建成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家。


2021年1月至7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5.7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9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82%、124.58%、203.36%;7月底的登记失业率为2.65%,低于目标控制数1.85个百分点;全区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2.39万人次,完成人社部下达任务的121.12%,发放职业培训补贴5.35亿元。

下一步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各类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一是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根据人民群众就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援企、稳岗、扩就业目标,努力实现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提升。二是紧扣人才支撑需要,推动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创业。三是紧扣乡村振兴需要,促进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四是紧扣促进高质量就业需要,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五是紧扣权益保护需要,健全多渠道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六是持续做优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统计监测工作,深化有组织劳务输出。


10:49


陈志军: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有关部门沟通采访。再次感谢六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